一。打造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酒店、
酒店作为给人们提供舒适物质生活、高质量精神生活的场所,从土建、装修到运营上无一不显示着对能源和环境的严重依赖。因此,也就有较大的环保、节约、节能空间可挖。酒店经营者应树立建立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酒店思想,打破酒店就是奢侈、浪费的旧观念,自上而下树立酒店的节约意识、环保意识以及建立相应的规章、制度。目前,中国饭店业协会所倡导的绿色饭店已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。酒店业应着力按照绿色饭店标准对酒店进行改造、改进,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节约、环保之路。
二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,走科技节约、创新发展之路。
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企业发展走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、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、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。
由于思想观念上的落后,我国大多数酒店在设计之初均未考虑节能、环保因素,而投入运营之后的高能耗所带来的高成本使酒店不堪重负。因此,进行节能改造,势在必行。比如:早期安装的中央空调水泵都没有变频设备,如改成变频则可节省20%的电;在员工浴池使用非接触式ic卡智能控水系统,对员工洗浴时间进行控制,既减少了热水浪费,又提高了员工的节水意识;客房房间马桶使用节水双开关;酒店建立中水处理系统,中水用来绿化、洗车等。新建的酒店在设计之初就应导入节能设计,仔细核算节能投入和能耗成本的比较值,尽量做到一次性完成酒店设施的节能定位和设计。在日本,酒店在设计时就把环保、节能放在第一位,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、地热或太阳能供热、以及采用环保建筑材料等。
三。科学设计岗位,减冗员,降低人力资源成本。
酒店属人力密集型企业,许多酒店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冗员。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,酒店每用一个人,都要交纳“三金”,“发工资”,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,这部分费用都要花费企业辛苦挣来的纯利润。所以,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要始终把人员的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,因事设岗,事变岗消。对于酒店来说,刚开业的酒店由于人员业务技能不熟练,为保证服务质量,往往需要使用较多的人。但随着人员技能的提高,管理者应逐步合并部分岗位,以减少冗员,降低费用,提高工作效率。比如:通过前后台交叉培训,使员工一专多能,进而可减少工作岗位设置。员工经过交叉培训后,房务部可将客房中心并入总台,一下即可减少6名员工的编制;工程部通过“万能工”培训,可减少人员使用;餐饮部在减少非技术岗位人员后,可采用酒店内部人员“钟点工”制,应对非经常性大型接待活动;酒店后台部门更要严格控制人员的使用;酒店整体可减少管理层级、精简机构设置等都将减少人员设置,节约人力开支,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因人多带来的推诿、扯皮、效率不高现象。
四、拓宽经营渠道,拓展经营空间,增加增收途经。
由于酒店自身的需要,酒店往往拥有众多的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,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。只要领导思路放宽,增收途径随之而来。比如:工程部和客房部联手成立家政服务中心,对外可承揽工程维修、卫生清洁服务;工程更可独立承揽水电安装等项目;客房洗衣房可对外开设洗衣门店,走连锁经营之路;餐饮可对外出售半成品套餐或对外提供厨师服务,满足家庭对高质量餐饮的需求;酒店前厅寸土寸金,可将闲置的面积改成高档写字间对外出租;依托酒店现有资源,可成立酒店管理公司、旅行社、出租车公司,不但可以拓展酒店品牌,扩大酒店市场,更可以安排酒店富裕人员,解决员工后顾之忧。
以上建议及方式仅作为一种思路,以抛砖引玉。还是老话说得好:办法总比困难多。作为酒店高层管理人员,关键是胆子要大,心思要细,思路要宽,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,勇于创新,不断进取。那么,就能在高成本经营时代,从容应对,闲庭信步。